初霜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103010云:“初霜,九月中旬。怒凝,露化霜。”此时气温明显下降,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白色晶体,附着在大地上,出现“初霜”。
“雨露使物霜”,初霜中的节气与丰收有关。金黄的果实累累,农民们正忙着完成秋收。晚稻和一些不耐寒的作物必须快速收割,以避免冻害。初霜一直是苏州吴中水稻收割的候地。当地有句谚语叫“寒露不留青稻,初霜齐落”,说的是寒露先来,稻穗就黄了,初霜就可以收割水稻了。农民们在房前屋后堆起高高的米堆,然后等着冬天把米煮熟。除割水稻外,初霜前后,油菜、蚕豆、青菜、菠菜等。必须种在地里。山东有句话叫“高粱在夏,萝卜在初霜拔”。初霜后早晚温差很大。萝卜如果不及时收割,会被冻坏,影响萝卜的品质和收成。
各种水果陆续登场,装点着秋色。柿子是初霜季节一道美丽的风景。“柿子霜降红如火”,红红的柿子像挂满枝头的灯笼,让人爱不释手。这时的柿子不仅味道香甜,还具有养生功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味甘性平,性涩,故有健脾涩肠、治咳止血之功。”柿子的发音和“是”是一样的。古代学者根据其谐音画出“万事平安”、“万事如意”的图画来表达吉祥之意。
初霜,天气越来越冷,要注意饮食和调养。民间有“补初霜不如补冬”的说法,认为“秋补”比“冬补”更重要。这时候多吃清肺润肺、温中补虚的食物,对身体会有滋补作用。长江以南到处都吃羊肉。羊肉性温,滋补。羊肉常见的做法不外乎炖、烤、烤、涮等。烹饪时用铁锅和铁架作为炊具,而苏州采集的羊肉则用大木桶烹制,别具一格。图书馆位于苏州西郊,境内有圆顶山,因西汉名臣朱买臣藏书而得名。明清时期,当地人开始从事烹饪和销售羊肉。羊肉书以白烧见长,肉质鲜美清香,而不油腻。吃的时候撒一些蒜叶,增加鲜味。除了吃羊肉,福建南部和台湾省有初霜吃鸭子的习俗,广西有初霜吃牛肉的说法,也有暖身的意思。
明清时期,江浙一带有初霜祭旗、阅兵听炮的习俗。太尉是古代军队的旗帜,是太尉的旗神,又称六太尉军牙神。在古代,行军打仗都以旗鼓为号,军队出征、分班、凯旋等多项活动都要祭祀旗丘神。这种习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从《本草纲目》等地方志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清末苏州祭祀士兵的场面非常隆重。除了头上缠着黑布、马褂、青布绑腿的军士,还有几十个骠骑兵。士官长们骑着马舞枪舞棍,表演各种惊险动作。这一天,全城的人都早早起来观看难得一见的阅兵仪式,希望能驱散厄运,获得好运。
杜牧《清嘉录》云:“驻足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二月。”初霜时,枫叶、黄栌叶和柿子树叶由绿色变成黄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