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开了酒吧。
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提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促进人民健康的政策。同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性方针和要求。
本版即日起推出“健康新征程”系列报道,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中国未来人口发展、应对老龄化、深化医改等问题,为促进人民健康建言献策。请注意。
生育不仅是关系到你我的家庭大事,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国家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连年下降的生育欲望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综合研究发现,与生育、养育和教育相关的成本成为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三育”成本,可谓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经济因素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
生育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系统工程。“人口因素具有根本的地位,应该永远被视为发展的核心变数。人口问题涉及经济和社会的许多方面。不能以人口论人口,而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清说。
正如此前国家卫健委在回复NPC代表建议时所指出的,当前经济社会因素已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经济负担、婴儿护理和妇女职业发展。
因此,专家表示,提高生育水平的关键是要顺应和着眼于群众的期待,补齐短板、扬长避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切实解决家庭生育、养育子女的后顾之忧,从而提高生育积极性。
“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减轻家庭生育、抚养和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促进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作出了专门安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完善政策体系,聚焦婴儿被忽视的关键痛点,不断完善规划、土地、住房、金融、投融资、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实施普惠性照护专项行动,多渠道扩大普惠性照护供给,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同时,积极推动家政服务业的完善和壮大,深入实施家政服务“领跑者”行动、家政培训促进行动、家政服务信用建设行动三项措施,让家政服务也能为婴幼儿居家护理提供更多支持。
郝福清介绍,为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还专门实施了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支持省级妇幼、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将支持10个左右国家级儿科区域医学中心建设,支持国家级儿科医学中心建设。
降低生育成本
单纯生孩子其实并不贵。
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副处长刘娟表示,随着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妇女生育医疗费用全部由丙方保障
近年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21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亿人,是2012年的1.5倍。失业和灵活就业妇女生育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可通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予以报销。
所以,高生育成本更多的是社会层面的机会成本。比如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实践表明,假期过长可能会带来职业女性的生育顾虑,增加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不利于男女公平就业,进而影响女性的生育意愿。要统筹考虑各方负担和对就业的影响,综合施策、责任共担,共同构建积极的生育支持体系。”刘娟说,“国家高度重视女职工产假期间生育津贴的保障,明确规定用生育保险支付国家法定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在实践中,对平衡用人单位负担、促进男女公平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国际情况看,我国国家法定产假达到了ILO 《生育保护公约》规定的14周标准,产假期间生育津贴的计发标准也高于上述公约标准。总的来说保障还是比较好的。但近年来,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优化,在国家法定产假之外,又设立了一些新的产假,比如男同性恋的陪产假。总的来说,各地放假时长差异很大。特别是维权实践存在差异,地区间待遇水平不均衡。这是接下来要注意的。
降低饲养成本
抚养一个婴儿需要很多精力,孩子多了住房也需要改善.说到养孩子的烦恼,相信很多家庭都有。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其中,加快托幼服务体系建设是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包括国际经验在内的各种研究也表明,发展日间照料服务对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育意愿有明显作用。”郝福清说。
近年来,中国在普惠托育服务上的供给不断扩大。2020—2022年,发改委、卫健委持续开展了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超过50亿元,累计新增托位20万个。
同时,在加大对托育服务机构投入和幼师队伍培养方面,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健委组织开展“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城企合作,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力求减轻婴幼儿照护的经济负担。
在通过加强公租房保障来促进解决多子女家庭住房困难方面,国家也在逐步推进。“截至去年底,通过公租房保障帮助111.4万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6.9万三孩家庭、2.3万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潘伟说。
下一步,住建部将继续指导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准保障的力度:一是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的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二是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将家庭人数及构成等纳入轮候排序或综合评分的因素,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三是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因素产生需求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给予调换。
降低教育成本
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遇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就导致了很多家庭的教育成本居高不下。比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仍有缺口,“入园难”“入园贵”难题亟待破解;为了升学,很多家长不断给孩子安排课外辅导,苦了孩子累了自己……这些情况对未生育家庭的生育意愿产生了负面影响。
针对孩子的入园问题成为家庭刚性需求的现状,国家这些年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8%。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下一步,教育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人口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水平,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强化入园需求预测,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深入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有效缓解家长对孩子入学的焦虑。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个简称为“双减”的政策,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明显成效。87.8%的学生认为作业量明显减少,90%以上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学校课后服务基本实现‘5+2’全覆盖,有92%以上的学生自愿参加了课后服务,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说。
同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大大压减,线下机构压减比例达到95.6%,线上机构压减比例达到87.1%;校外培训价格明显下降,平均下降四成以上。
吕玉刚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巩固、深化、防风险的总体思路,聚焦减负、提质、增效,不断提高“双减”工作水平,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
重庆构建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本报重庆电 (记者王欣悦)记者从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获悉:为减少出生缺陷,重庆积极采取三级干预措施,目前已构建起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为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策略。近年来,重庆积极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启动实施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防控、新生儿疾病筛查、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等公共卫生项目,构建起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截至2021年,重庆市以医院监测为基础的出生缺陷发生率稳定在10‰以下,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
链接???
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副部长洪莎表示,下一步,围绕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为帮助职工解决生育后顾之忧,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源头参与,运用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十周年的实施评估结果,进一步推动女职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健全。
二是围绕职工关切,切实做好女职工休息哺乳室建设,更好满足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需求,推动用人单位将弹性上下班等灵活工作方式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的制度机制。
三是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作用,做好女职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