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开了酒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大和区域均衡布局,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人民健康权益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本版今日将推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医疗保险——
推广“院前急救”模式,节约就医时间和费用。
一大早,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部9楼骨科病房,杜新平早早醒来。这是她出院的日子。“我以为要住十天八天,没想到才住了五天就出院了。”杜新平说。
为什么住院时间缩短了?“我们选择了‘预住院’模式,先在门诊做术前检查,再入院做手术,节省了住院的等待时间。另外,门诊检查费用可以和住院费用一起报销,费用也少。”趁着丈夫不在办理出院手续,杜新平向记者介绍了住院的新体验。
10月28日,杜新平在丈夫的陪同下,因双膝疼痛,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医。他被诊断患有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需要进行单髁膝关节置换。出乎意料的是,主治医生并没有安排杜新平立即入院,而是建议她选择先检查后入院的“预住院”模式。
“一般来说,‘预住院’模式就是在床位紧张的情况下,先找医生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再去医院直接手术。所有费用都是住院费用报销,医保报销比例更高。这样不仅可以缩短住院等待时间,还可以降低费用。”在医护人员的耐心解释和协助下,当天下午,杜新平顺利办理了“入院前”手续,完成了所有的入院前检查。
10月31日,杜新平收到了医院的录取信息。不仅如此,主治医生朱朝华还专门打电话和她沟通病情,讲解手术注意事项。11月1日上午8时,杜新平成功入院。11月2日中午12点,杜新平准时进了手术室。下午4时30分,手术顺利完成。“真没想到,住院第二天就做完了手术,第六天就可以直接出院了。”杜新平说。
今年6月,石家庄市医疗保障局创新举措,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开展“预住院”医保支付模式试点工作,使那些疾病诊断明确、病情单一、病情相对稳定、符合住院手术指征、经综合评估后择期手术的患者,可先入住门诊进行常规检查和必要的专科检查,再根据床位情况正式入院。正式住院后,提前产生的常规检查和专科必要检查的费用,与正式住院后的费用合并,按规定由医保基金一并报销。截至今年10月,全市共有402名患者自愿选择“先住院”模式,涉及51个科室、131个病种,结算医疗费用952.83万元。每个病人平均节省210元,平均住院费用
两人进入门诊大楼,按照导医志愿者的提示,将医保卡插入自助机,建档初诊,完成取号,然后按照指引在神经外科门诊外等候。整个过程平稳有序。8点多,王女士和卓先生进了诊室。“没想到在门诊外等了一会儿就给我们打电话了。”卓老师说。
“目前医院已经实现了1小时内预约诊疗服务,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滨海医院服务管理办公室执行主任林迎春介绍,医院分时预约的服务范围从门诊预约挂号扩大到CT、超声、胃肠镜等检查项目的预约。「我们亦设立了一站式预约检验服务中心。需要预约多次检查的患者,不必在每个窗口排队,只需在中心一键完成最优检查日程的规划和预约。”林迎春说。
医生检查了王女士在当地医院拍的片子,确诊为垂体瘤。他立即在后台系统查询科室的空余床位并预约,安排王女士入院治疗。不一会儿,王女士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提示具体时间、地点、所需材料等。住院程序。上午在住院楼一站式服务平台办完手续,王女士住进了病房。
近年来,福建省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便民,加强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走进滨海院区,处处都能感受到智慧医院带来的便利:扫描路牌上的二维码,患者可以在手机小程序上获得医院各科室的精准导航;就诊、结算、检查等窗口前。患者刷脸即可完成就医全过程,实现无卡就医;诊所间结算完成后,一楼药房的全自动一体化发药机会立即挑选药品,送到药剂师手中。当病人下楼时,他可以在窗口取药,然后离开.
“智慧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整合医院资源,可以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少排队,少等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林介绍,目前,医院已实现多院区患者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床位共享、检查协同、远程会诊等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医药——
药品集中采购可以有效缓解配药难、买药贵的问题。
/p>“每天都要吃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以前32.02元一盒,现在才0.84元一盒!”在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慢病门诊,今年60岁的高血压患者赵会正在购买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药品集中采购让这款药物大幅降价,“药价降下来,现在进医院心里有底气了。”赵会说。
药品集中采购是深化医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自2019年以来,南岸区共组织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参加国家、市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累计24批次,其中药品集采11批次,覆盖429种药品,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3%,采购规模达1.55亿元;医用耗材集采13批次,覆盖34类医用耗材,耗材价格平均降幅超50%,采购规模达0.54亿元,累计为参保群众节约医药负担2.30亿元。
“以前老人随意用药问题突出,具有一定的健康隐患。”重庆市南岸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曹仁告诉记者,“药品集采后,药品降价了,老人们就愿意到医院来看病开药了。”
帕金森患者张先生同样受益于药品集采,对他而言,这些年不仅药便宜了,买药也更方便了。张先生家住南岸区铜元局街道铜梓坪社区。帕金森病导致他身体僵硬,行动缓慢。之前张先生将特病卡办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每月开药的时候需要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到医院,到医院后还要等,每次就诊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
今年年初,南岸区出台了新政策,之前在三级医院才能办理的特病,如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可以办理。张先生家附近的铜元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市五院是紧密型医联体,张先生今年上半年将自己特病卡转至铜元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在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开到需要的药,而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品和市五院来自同一渠道,吃着放心。”
为缓解基层医疗机构“配药难”问题,南岸区按照“1+3+N”模式构建紧密型医联体,“1”为市五院,承担核心医院功能;“3”为市五院、区人民医院、市东南医院,按照就近原则,分别组建弹子石、南坪、江南新城区域医联体,签订协议37个,参与医联体的基层医疗机构27家。这一体系下,药品目录上下级衔接,统一采购供应管理,配送资源共享,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
曹仁介绍,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后,基层医疗机构定期向医联体上级医院报送药品采购清单,医联体内药品由上级医疗机构定期按照药品消耗量统一集采药品。“紧密型医联体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缓解基层医疗机构‘配药难’,让老百姓买药少跑腿。”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3日 13 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4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