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公布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养老服务法列入第二类项目,即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多位参加本次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建议,为落实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应尽快启动立法程序,制定一部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法并付诸实施。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2.9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1.1%,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1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4%。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让养老服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达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2.3%,2023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2万亿元。这为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应当看到,养老服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客观存在养老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人才短缺、长期照护服务不足、精神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薄弱等短板。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也导致了养老服务业的野蛮生长。在此现实语境下,加快养老服务立法进程,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无疑是夯实养老服务法治基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经国利民,法是重器。近年来,我国在立法护航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以法律为纲领、国务院政策文件为基础、部门专项政策和标准为支撑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各地聚焦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问题,陆续出台地方性法规,不断强化养老服务的法治保障。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权威的上位法,养老服务的法治化水平明显不足,同时,现行有关养老服务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效力层级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需要立法予以统筹解决。
建设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动全身,没有统一的上位法予以兜底,就难有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从立法层面进行系统保障,可以对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作出制度性安排,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制度建设。同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在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中的诸多有益经验,也需要上升为法律规范,以释放更多护佑养老服务业行稳致远的法治正能量。因此,不论是从夯实养老服务业法治基石的长远出发,还是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现实考量,都有必要在国家层面统一立法。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效率,才能有效应对不断增大的养老压力。欲达此目的,必须强化上位法的保障作用——统一的上位法既可为养老服务设定标准,为从业者提供法治支持,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也可给各种违法行为划定底线红线,确保养老服务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从而以上位法的兜底,在更高层面为老年人营造更加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
面对不断增大的养老服务压力,以统一的上位法筑牢养老服务发展的法治基石势在必行。立法部门要审时度势加快养老服务立法步伐,以法律效力更高的上位法,推动全面提升我国养老服务法治化水平,让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愿景早日照进现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98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