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婴儿水”话题引发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商家都在销售“婴儿水”,或者将水标注为“适合婴幼儿饮用”,声称这种水矿物质含量低,钠含量弱,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可以减轻宝宝的肠胃负担。在价格上,这种水一般比普通水贵两到三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查发现,同一品牌标注和未标注的婴幼儿用水成分无明显差异。有专家表示,没有所谓的“婴儿水”,这是概念炒作。
商家说它含有多种矿物质,低矿物质和轻钠。
北青报记者在一些网络平台上以“婴儿水”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从价格上看,这种水一升的价格在6元、8元、9元都比较高。标注为适合婴幼儿饮用的水和普通饮用水价格差异明显,一般在两到三倍之间,有的甚至四到五倍。
这些水的介绍页面声称,之所以要喝“婴儿水”,是因为婴幼儿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饮用水中摄入过多的钠可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所以,喝水要精挑细选。婴幼儿饮用水矿物质含量不能太高,也不能没有矿物质。所以要选择合适的,矿物质含量低,钠含量弱的。还声称这些水中富含各种矿物元素,如偏硅酸。弱碱、矿物质含量低、钠含量弱的天然水,可减轻婴幼儿肠胃负担,偏硅酸含量高于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
北青报记者咨询了几家销售商家的销售人员。他们中的一些人说,他们家的水是低矿物质和轻钠矿泉水,是一种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婴儿水”。不需要煮沸就可以直接饮用;是的,他们的矿泉水是永久冻土中的天然活泉,可以直接饮用,特别适合孕妇和婴儿饮用。是的,他们的水钠盐含量低,矿物质均衡,烧开不加水不加碱,喝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它们可以在室温下直接饮用,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或煮沸并冷却到合适的温度;还有人说自家的水适合婴幼儿,天然弱碱性,商业无菌。
每月网上商店销售额
从几百到几万块不等。
北青报记者发现,在电商平台上,从页面显示的销量来看,“宝贝水”的销量相当可观,从每月数百件到数万件不等。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有消费者认为水的味道确实和普通的水不一样,也有消费者表示买这种水给孩子长期喝会比较放心,也有消费者表示虽然价格贵了点,但是水很好,出门拿着方便,做牛奶也比较方便。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不少消费者还询问“婴儿水”是不是“智商税”。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有大量用户发布关于“宝贝水”的网帖。北青报记者在某平台搜索“婴儿水”,发现搜索结果显示近500万。很多家长也在讨论给孩子用“婴儿水”有没有用。
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
发现和普通水不一样。
无显著差异
“婴儿水”也引起了上海市消保委的关注。近日,有消费者向上海市消保委咨询“婴儿水”。消费者表示,他们经常购买“婴儿水”,是因为在网上看到没有足够的水和矿物质给婴儿,所以必须用“婴儿水”给婴儿冲奶粉。
上海消保委买了一些标有“适合婴幼儿饮用”的水。通过对比同一品牌标注和未标注婴幼儿用水的成分,发现两者并无显著差异。
比如在镁含量方面,适合infan的水分含量
对于“婴儿水”和普通水(饮用水)的区别,上海消保委询问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没有“婴儿水”这一说,就是一个概念的炒作,所有的水其分子结构都是“H2O”,没有区别。差别仅仅是产品的地域,水质的差异而已。对于婴儿用水的成分含量标准区间应该是多少?专家表示,国家对婴儿用水没有制定统一标准。
对于婴儿一天摄入多少的水量较为合适,专家表示,婴儿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排泄水的速度比成人快,年龄越小,水的出入量相对越多,婴儿每日水交换量是成人的3-4倍,所以婴儿一天喝水量要根据体重给予,一般每天每公斤体重为120-160毫升。
上海消保委表示,所谓的婴儿水与普通水(饮用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消费者给宝宝冲泡奶粉的关键在于一定要将水烧开,至于购买的是桶装水、瓶装水或安装饮用水过滤器过滤的水都是可以的。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国家首批注册营养师谷传玲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她看来,“婴儿水”跟之前的“儿童酱油”一样是一个营销概念,是为了卖更贵的价格。
谷传玲表示,一些销售“婴儿水”的企业会说纯净水各种矿物质都被滤掉了,营养太贫乏了。但家长并不需要对此担心,一岁以内的婴儿营养主要来源是食物,母乳、配方奶粉等,而不是靠水,所以她觉得没有必要花更多的钱来买“婴儿水”。
法律人士
广告不得含虚假
或引人误解内容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
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根据《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在他看来,因为国家并未对婴儿用水制定统一标准,“婴儿水”只是商家炒作的一个概念。如果经过调查认定宣传的内容和实际不符,那么商家的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虚假宣传。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虚假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20万元到10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万元到200万元的罚款。赵良善表示,这种虚假宣传的行为还构成消费欺诈,对此,消费者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文/本报记者 李铁柱 统筹/蒋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