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任何疾病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准确的治疗总是很重要的,但我们总是不自觉地陷入治疗错误的陷阱,这与我们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些常见的错误有关。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取得进展。下面说一下高脂血症治疗中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瘦人不会得高脂血症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血脂通常等同于肥胖,仿佛高血脂只是胖子的专利。那些苗条的人只是忽视了检查他们的血脂。专家指出,人的血脂水平和体型没有必然联系。
高血脂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脂血症与环境和遗传有关。继发性高脂血症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阻塞性肝病、胰腺炎等。所以瘦子对高血脂也不能免疫。
误区二:胆固醇越低越好
胆固醇被很多中老年人视为祸不单行,总期望越低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
胆固醇就像一把双刃剑。过高的确会增加心脑疾病的风险,但过低也会呈现各种疑问。因为胆固醇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用来支撑体内所有细胞的结构形态。胆固醇仍然是细胞膜的成分,也是激素和胆汁的关键成分。没有胆固醇,人的情绪会显得极不稳定。
准确的做法是,40岁以下的人每五年检查一次血脂,45岁以上的人每年检查一次血脂,而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的人,)应该每半年检查一次血脂。在医生的指导下,胆固醇要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误区三:化验单上无“箭头”就正常
高脂血症患者大多是在体检和验血时发现的,所以很多人特别关注体检结果中的胆固醇指标,没有发现化验单上的“箭头”就觉得很安全。
本来一般人群和已经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血脂的正常值是不一样的。或患有心肌梗塞或中风的人。这些人群的血脂目标值更为严格,应低于血脂检测单上的参考值,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低于100mg/dL或可能为2.6mmol/L
40岁以上男性、更年期女性、肥胖者、有黄瘤、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不能只参照化验单上的指标,应控制在较低水平。而这部分人群作为患高脂血症的高危人群,应该每年检查一次血脂。
误区四:没有表现就不用医治
很多高脂血症患者没有特别的表现,所以把血脂异常看成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认为短期内不会引起很大的怀疑。其实,高血脂是心脑血管健康的“慢杀手”。
高脂血症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最简单的就是导致三种疾病:一是心脏病,包括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二是脑血管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硬化引起的脑血栓、脑出血;第三,肾脏疾病,肾动脉硬化容易导致尿毒症。为了预防上述心脑肾疾病,降血脂治疗不容忽视。
误区五:夏日饮食清淡就可停药
很多患者觉得夏天天气热,吃得清淡,血脂就不会升高,从而忽视了正常用药。本来降脂药通常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降血脂;二是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动物实验和大规模临床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降脂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降脂降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治疗期间除了调整饮食,加强运动外,降脂药的增减要听医生的意见,不要随意停药。
医师温馨提示:正确认识高脂血症的误区何